人力资源
- 17722****73
- 0755-**** 1680
- 0755-**** 9007
- lkl***r@qq.com
- 深圳市雷竞技·(中国)官方网站ios版app网页宝安区福永街道新和社区福园一路华发工业园Α4栋3楼
史话》刘良升专栏/闲谈美国的苗族 - 两岸史话 - 言论
来源:http://dede.com发表时间:2022-11-03 14:27
我刚来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周末收看电视国际频道中发现有一群自称Hmong的亚洲部族,他们穿著的传统服装很像台湾的原住民同胞泰雅族,这引起了我莫大的兴趣。随年岁增长,始了解到Hmong族正是苗族分支的别名,而泰雅族人与苗族经过历史学者李敖先生的考证,在数千年前竟是出自同源。
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古就与汉民族有著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很多历史学者认为苗族正是和黄帝公孙轩辕氏,在涿鹿对战的蚩尤后人。在明朝末年时,当局为了区隔“生苗”(简言之,不愿屈从朝廷的苗人)和“熟苗”(归顺朝廷的苗人)的部落,首先在湖南省和贵州省交界的山区创建一道长约一百九十公里的边墙,力行“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消极隔离政策。
迈入十八世纪末,苗族同胞不满清政府的高压统治,展开了长期对抗。由于苗族好汉是山区最佳的游击战士,奉行“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其来我去,其去我来”的铁律,苗军来去无踪,飘忽不定,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合零为整,著实让清朝官军防不胜防。最后清政府效仿明朝的战略,增修以明朝为基础的边墙,断绝苗族战士神出鬼没的伏击,从而也彻底切断苗部对外的贸易补给线。故而在现今的华夏大地,历经战国、秦、汉、隋、金(金国的西北边墙)、明,清所构筑整修的万里长城防御系统之中,唯一位在长江以南的就是这条南北走向,替中央当权者封锁抵御苗族的“苗疆长城”。
苗族在清廷坚壁清野的战术坚持下,一部分族人顺服清廷,其他则在部落首领的率领下,向南翻过了广西省境的十万大山,离开国境线进入了现在越南北部、老挝(又名老挝)、泰国、缅甸交界的山区,他们摆脱了当时中原帝国的迫害,在中南半岛北部山区的新家打开全新的农耕生活。
时序游移到一九六○年代初期,越南战争方兴,最初决心铲除在东南亚国际共产势力的美国政府,看上了坚决反共的老挝苗族王宝将军(Vang Paul,其姓氏的拼法为Vang,就是汉语中的王姓)。时称“苗族雄狮”的王宝将军带领著血液中富有游击英雄基因的苗族战士,接受美国CIA中央情报局直接的军事援助、训练和指挥,他们与东南亚共产党部队交火保卫家园的战果让美国政府非常满意。可是独木难支,局部的胜利并无法挽回整个越南战争的颓势,一九七五年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相继沦陷于共产政权之手,王宝将军的残部协同部分族人,撤退到湄公河西岸仍属于老挝国土的狭长带状地区,和穿越进入泰国北境的金三角地区,继续负隅顽抗多年。当时苗族的反共军事据点,正巧和已化作“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原属李弥将军的国民政府泰北孤军部队的防线,在泰寮边界间仅仅隔著山头相望。
后来在王宝将军与美国政府的斡旋之下,美国同意将这些已被泰国境内难民营收容的苗族难民,以及仍在老挝边境抗争的苗族战士,接运到美国大陆重启生活(注:他们的命运比滞留泰北的国军孤军和华裔难民们好多了!)。王宝将军自然就成为现今近三十万北美苗族的海外精神领袖。不过旅美苗族在英文中是以Hmong族自称,越南人将他们称为“赫蒙族”,可是一旦略去H的发音仅发出“Mong”的话,这跟来自北方语系的国语(普通话),将“苗”族发为“Miao”而言,相去不远,听来像是方言之间的语音分歧,当然也有人将这族群翻译成蒙族。而且这群苗族人士在美国主要分布在明尼苏达州和加州,他们人数并不算多,却团结一致保存苗族文化,创建了专属的苗语学校和媒体,我先前住在加州的时候,正是收视了苗族电视台的节目,才激起了研究的兴趣。
曾经有一名越南同事,在一九七五年越南战争结束之前,曾服务于南越阮文绍政权并官拜上尉突击队长。他经常受命巡逻接近北纬十七度线附近的越南和老挝山地边界,他们的分队偶有机会和老挝的苗族战士在边界小规模驳火。我笑问这两者均属亲美的反共联盟武力,干嘛还那麽较真?越南同事回以各为其主,乃职责所在之故!
后来我总算遇见一位源于老挝的苗族人士,他姓Yang,我的理解正是华夏民族的“杨姓”,我也借由他处证实了离开华夏故土两百余年的苗族人士,依然完整保留了他们千余年前即导入使用的汉族姓氏,只是有些英文拼音因苗语发音差异,而与普通话/国语罗马化的姓氏发音略异。Yang先生的外型特征与我们汉人无异,他也洞悉祖辈来自北方的华夏故地。他告诉我二○一一年王宝将军逝世后,王夫人在苗族的地位仍然非常崇高。他很无奈地表示,固然王宝伉俪的传奇在美国苗族社会传颂一时,但随著时间推移,新生代并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浪潮仍是无可抵挡。
随著冷战对峙的结束,这群当初跟随王宝将军来美的苗族后人,少部分怀揣著强烈的寻根情节,他们了解到苗族原乡是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当然继续上溯苗族起源应该源于更北方的地区),待他们实际探访中国西南时,惊讶地发现当地的苗族同胞在语言、服饰、文化上与自己一脉相承的传统,竟然是如此地熟悉和亲切。
这让人不禁沉思这支不见容于执政当局的苗族分支,在过往的两百多年间,选择不断地抗争和迁徙,成为“跨国”的民族。他们由清朝时期的中国大陆,跨过冷战时期的中南半岛,就算最终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大陆,还是心心念念戮力保存独有的苗族身份认同,这份执著令人动容。
本文由:雷竞技·(中国)官方网站 提供
关键字: 雷竞技·(中国)官方网站
- 2022-12-11IKEA插旗内湖亮点抢先看 鲨鱼餐
- 2022-12-11A股版图10年变迁 市值领先领域
- 2022-12-11陆推旅行证明 我态度保守 - 社
- 2022-11-03台湾好汤金泉奖网络票选 南投
- 2022-11-03新市青农联谊会前会长许瑞芫
- 2022-11-03《其他股》Q1获利靓 裕融守稳
- 2022-11-03雷竞技·(中国)官方网站手机版
- 2022-10-20李英宏晋升三宝爸 宅居乐当猫
- 2022-10-20雷竞技·(中国)官方网站手机版
- 2022-10-20失智翁大热天外出就医迷途 中